中文      English
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科研动态
CMHL研究中心成员参加第三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
编辑:【admin】     加入时间:【2025-8-17】
       2025年8月8-11日,第三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在宁夏银川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委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与北方民族大学联合主办,北方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水动力学专业组、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和上海中船编印社有限公司承办。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法国南特中央理工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所400余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参加会议。会议围绕“水动力学基础”“海洋工程”“船舶工程”“人工智能”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会议学术氛围浓厚。研讨会有大会报告8个,分会场主题报告16个、报告161个。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至今已举办三十六届,成为国内水动力学届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
      上海交大CMHL研究中心在万德成教授带领下,11位青年教师和学生:王建华副研究员、赵伟文副研究员、庄园博士,叶茂坤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王志豪、关键、姚一晟,以及硕士研究生王贺贺、秦佳佳、胡歆悦、马振鹏参加了本次会议,并作学术报告交流。
【万德成教授荣获“2024年度优秀编委”奖】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和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两个杂志编辑部,今年首次设立“优秀编委奖”,以表彰在这两个杂志的审稿、 约稿 、发文及组织学术活动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和表现突出的编委。经过编辑部对各位编委在2024年度的工作表现进行统计排名,推出优秀编委奖的候选名单,报编委会执委会确认和批准,在本次会议开幕式上进行颁奖。在首次设立的优秀编委奖中,万德成教授以第一名的突出业绩和贡献,荣获“2024年度优秀编委”奖。在本次会议开幕式上,两个杂志主编吴有生院士和编委会主任何春荣研究员为万德成教授颁发了“2024年度优秀编委”奖荣誉证书。


     
【CMHL研究中心参加“流体之美”视频图片展】
        本次会议首次举办“流体之美”视频图片展。CHML研究中心向会议提供了水-气-泡混合流动、船艏破波、船-浆-舵复杂尾流、平板湍流边界层转戾流场、水下航行体壁面湍流边界层流动等数值仿真生产的精美生动的视频,不仅展示了CMHL研究中心对这些复杂流动精细化数值模拟方面取得很多创新成果,也很好展示了这些复杂流动蕴含深刻的流体力学机理机制和流动的美丽。

 【CMHL研究中心教师主持分会场】
       CMHL研究中心多位老师担任多个分会场主席,主持相关分会场的报告交流。
       CMHL研究中心王建华副研究员于8月9日下午主持了“船舶工程”分会场报告,该分会场共计进行了7篇论文汇报交流,研究方向涵盖船舶水动力数值计算、船舶噪声数值模拟、船舶兴波问题以及船舶耐波性等领域。
       CMHL研究中心赵伟文副研究员担任了海洋工程分会场的主持人。分会场围绕漂浮式风机基础优化、FPSO运动特性、系泊系统、海洋新材料等前沿技术方向的深入交流和观点碰撞。
       【CMHL研究中心成员做学术报告交流】
        本次会议上,CMHL研究中心团队有7篇论文经过严格审稿后被会议录用,参会的7位成员在会上汇报交流了团队近年来在潜艇尾迹、漂浮式风机、流固耦合、湍流模型、机器学习、粒子法、破波、水下分层流、智能优化、波浪结构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叶茂坤博士后做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增强U-Net网络的动态风机尾流预报方法”的报告。针对现有方法效率与精度难以兼顾的挑战,研究创新提出“域分解”策略,融合高精度CFD与深度学习,并重点开发了基于注意力机制增强的U-Net模型。该模型通过定制化的湍流注意力模块(TA)显著提升了对尾流关键特征的捕捉能力,实现了从近场到远场的高效、精准动态尾流演化预测。验证表明模型在空间精度和长期时间预测上均表现优异,为风电场优化设计与运行提供了重要的前沿技术支撑。与会专家对叶茂坤博士团队提出的数据-物理混合驱动的框架以及注意力机制在提升风机尾流预测效率与精度方面的创新性给予高度评价,尤其关注该模型在应对漂浮式风机运动、复杂大气边界层等更具挑战性场景中的潜力。围绕模型的实际工程部署策略、极端工况下的外推鲁棒性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模型在跨风机类型与复杂环境中的泛化能力,专家们与叶博士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
       博士生王志豪汇报的题目为《重叠网格求解散货船在限制水域下的水动力响应》。报告介绍了计算散货船在不同港区环境下的受力响应。对不同来流流速、来流方向、港区不同水深环境下的响应进行计算;并通过将复杂来流边界条件与组内开发求解器naoe-FOAM-SJTU相结合,实现船在港区复杂来流下航行的响应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之后对船舶靠港问题进行计算,分析了船在不同来流条件下靠港时的受力和转艏力矩,对船舶靠港时的安全性提供理论支持。
       博士生关键做了题为《变水深条件下集装箱船水动力数值仿真研究》的报告,针对目前对限制水域下船舶水动力性能研究,水深条件多为固定水深的现状,开展了20000TEU集装箱船在水深线性、弧线、阶梯变化的底部条件下的数值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集装箱船航行及水深变浅,集装箱船的粘性阻力系数呈现上升趋势;船体压力分布在底部线性变化和阶梯变化工况下,船艏和船艉的压力都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艏部压力发展主要集中在艏柱附近由上而下发展。底部弧形变化的底部条件下,集装箱船的艏艉压力都有明显的增加;船艉伴流随着航行在船舯附近呈现下降趋势,说明随着水深变浅,集装箱船的底部流场会变得更加复杂。综上,20000TEU集装箱船在变水深条件下航行时,其粘性阻力、船体压力分布和船艉伴流随着水深变浅都有着显著的变化。
        博士生姚一晟做了题为《基于神经网络技术快速预报叶片附近物理场分布》的报告,针对目前风机尾流计算常用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个总结,并基于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流场分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良致动线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圆柱绕流问题的验证探究,基本验证该方法切实有效且对计算资源的依赖较小。
      硕士生马振鹏做了题为“圆筒型FPSO在双色波下的运动特性数值研究”的报告。他围绕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这一核心结构,聚焦其在特定双色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圆筒型FPSO运动响应的数值模型,并在仿真环境中模拟了双色波对其的低频激励作用。详细分析了该类型FPSO在复杂波浪输入下其纵荡、垂荡及纵摇关键自由度的运动响应、运动轨迹等特性。研究旨在深入理解双色波条件下圆筒型FPSO的运动特性规律,评估其在特定组合海况下的动力性能表现,为相关海洋工程的安全设计与作业供理论依据和评估参考。
      硕士生胡歆悦做了题为“基于改进MPS方法的不同初始形态气泡流数值模拟”的学术报告,报告介绍了基于课题组开发的多相流MMPS-GPU-SJTU程序,采用改进的无网格粒子法(多相流MPS方法),对不同初始形态的气泡上升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重点分析了气泡初始形状系数和等效长度对气泡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并通过二维方形液滴变形模拟验证了表面张力模型的准确性。报告提出改进的多相流MPS方法能够有效处理复杂相界面变形问题,结合GPU加速技术显著提升了计算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气泡初始形态对其上升过程具有显著影响:形状系数越小的气泡(偏细长)在上升初期速度更大且振荡偏剧烈;而等效长度越小的气泡能更快达到稳定形态,且速度振荡幅度更小。该研究为理解气泡动力学行为和开发多相流数值模拟方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CMHL研究中心硕士生王贺贺《全附体SUBOFF垂直面斜航试验数值模拟研究》论文中,针对全附体SUBOFF的 PMM试验和斜航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出其对应的线性和非线性水动力系数,同时基于MATLAB编写了水下航行体轨迹预测模块,实现了对水下航行体回转运动和变深潜浮运动的轨迹预测,为水下航行体的操纵性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CMHL研究中心硕士生秦佳佳《首倾角对KCS船湍流破波噪声的影响特性分析》论文中,针对不同首倾角下的KCS船破波噪声的成分特性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模态分解揭示关键声源区的噪声生成机制,为实船降噪的动态工况适配提供了新思路。
       其中,CMHL研究中心两位硕士生王贺贺的论文《全附体 SUBOFF 垂直面斜航试验数值模拟研究》和硕士生秦佳佳的论文《首倾角对 KCS 船湍流破波噪声的影响特性分析》,在导师万德成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以及CMHL研究中心各位青年老师帮助和严格把关下,从会议的众多以学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三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学生优秀论文奖”。本次会议由学生优秀论文评选委员会,通过阅读论文,到每个分会场听学生本人的报告,基于论文的创新性、表述逻辑性及提问回答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共评选出5篇“第三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学生优秀论文奖”,并在闭幕式上进行颁奖。
      在本次研讨会中,CMHL研究中心成员向全国水动力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展示了CMHL研究中心的科研成果与精神风貌,并且认真听取各会场的会议报告内容,积极与报告人进行学术讨论与交流,广泛了解到目前的行业热点问题与科研动态,收获颇丰。
       至此,第三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经过两天丰富、充实的学术交流,在凉爽宜人的银川晚夏中圆满结束。   

Copyright © 2006-2019 船海计算水动力学中心, CMHL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SiyuanLab. 思远工作室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