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7日,CMHL研究中心在上海市徐汇区久事衡山大酒店二楼金菊厅举行博士生黄扬和任振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配合学校疫情防控要求,本次博士论文答辩会在校外举办。答辩委员会由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周伟新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邹早建教授、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袁洪涛研究员、中船集团第708研究所王金宝研究员、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陈伟民研究员组成,周伟新研究员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王建华、赵伟文博士担任答辩委员会秘书。CMHL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万德成教授出席答辩会,CMHL研究中心有关老师和研究生旁听了答辩会。
黄扬的博士论文题目是:浮式风机气动-水动-结构变形耦合响应及尾流干扰数值研究。黄扬详细介绍了博士论文的主要内容,论文针对深海风能开发的前沿研究热点,系统地开展了浮式风机气动-水动-结构变形耦合数值方法研究、仿真分析和软件开发等工作,主要包括:提出了一种兼顾计算精度和效率的浮式风机气动-水动-结构变形耦合计算模型,包括机舱、塔架以及控制系统的风力机气动性能计算与基于有限元方法的复杂叶片弯曲-扭转耦合变形计算,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实现了具有较高精度和稳定性的浮式风机耦合响应数值模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浮式风机耦合响应FEWT-SJTU求解器,新增了风力机气动性能计算模块、控制系统模块以及叶片复杂结构变形计算模块,形成了多浮式风机复杂尾流干扰的数值模拟能力;成功将开发的求解器应用于各类不同风浪入流条件、不同布置形式下多浮式风机耦合响应及尾流干扰等问题的高精度数值模拟,其发展的定量预报技术为海上风场布置浮式风机提供了重要的工程参考。
任振的博士论文题目是:限制水域船-桨耦合复杂粘流场及水动力特性高效预报研究。任振详细介绍了博士论文的主要内容,论文针对限制水域中船舶自航运动复杂粘流场及水动力特性高效预报问题,基于粘流CFD理论,系统地开展了船-桨耦合水动力特性高效预报方法研究、限制水域船-桨耦合粘流场模拟方法研究和限制水域船-桨耦合复杂粘流场及水动力特性分析等工作,主要包括:开发了螺旋桨体积力程序模块,完善了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求解器,实现了船-桨耦合自航运动的高效数值模拟;综合采用重叠网格和虚拟网格技术实现了限制水域中运动状态下船-桨耦合自航运动粘流场的直接精细化模拟,对比了多种涡识别方法在分析限制水域中船-桨耦合流动干扰中的应用特性;应用自主开发的求解器,模拟分析了多种典型限制水域工况下船-桨耦合自航运动复杂粘流场的流动机理,研究了限制水域中船-桨耦合干扰的流动特性,总结了多种限制水域中船舶航行的危险工况及危险时刻,给出了限制水域中船舶安全航行的意见和建议。
在论文答辩过程中,两位博士生详细回答了各位评委专家提出的问题,解释了论文中的核心关键技术的具体解决和实现途径。答辩委员会各位评委高度肯定和评价两位博士生的论文工作,认为两位博士生的论文综述全面,研究内容丰富,工作量大,数据翔实可靠,结论正确,创新性强,论文写作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性强、表达规范。论文工作充分表明,两位博士生已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水动力学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很强的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各位专家也对论文提出了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提炼提高的宝贵建议。答辩委员会经过无记名投票表决,全票通过黄扬和任振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建议授予工学博士学位。
参加答辩会的各位老师和同学向黄扬和任振表示祝贺。两位同学也发表了感言,衷心感谢万老师在一直以来的悉心培养以及对博士论文的耐心指导,对万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精神表达了深深的敬佩。他们也十分感谢CMHL研究中心提供的良好科研环境,包括全面而丰富的学术平台及讲座、充足的高性能计算资源、优秀且循循善诱的指导老师等,同时也对各位答辩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表达了感谢。最后,两位同学表示,不会辜负CHML研究中心的培养,今后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努力创新,为推动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扬和任振两位同学向万德成教授献花,以感谢万老师对自己的悉心培养和关爱,以及万老师在建设和发展CMHL研究中心十多年来付出的大量辛劳和做出的巨大贡献。在万德成教授的带领下,CHML研究中心为国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所、船级社、船厂等船海领域的关键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博士、硕士毕业生,是真正的船海领域创新人才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