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19日,第十届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CFD会议在江苏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CFD会议执委会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专业委员会CFD技术专业方向主办,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和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中国力学学会、《中国造船》编辑部、《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编辑部、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水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同协办。来自全国各高校、研究所、设计院、企业等40多家单位的专家教授、青年学者及研究生共40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河海大学校长郑金海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周光召教授,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何春荣研究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赵祥模教授,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CFD会议执委会主席万德成教授,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会议邀请了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校长陈十一院士等六位资深专家和优秀青年学者做大会报告,同时还邀请了18位青年才俊做分会场主题报告。会议共设8个分会场进行交流:船舶工程、推进系统与空化、多相流数值模拟、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工程、流固耦合、CFD方法与人工智能、标模计算等分会场,分会场交流报告共163个。
为鼓励青年学生积极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CFD的创新研究,勇于探索和深入CFD方法、软件、应用等方面研究,本次会议专门设立了优秀学生论文奖。由CFD会议执委会、当地组委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专业委员会CFD技术领域方向和中国造船编辑部等专家,组成优秀学生论文评选委员会。评选委员会专家通过阅读论文,基于论文的创新性、写作的逻辑性和条理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从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并参加会议交流的120多篇论文中,评选出12篇“第十届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CFD会议”优秀学生论文奖,其中CMHL研究中心两位硕士研究生获奖,既何雨昕同学撰写的《不同风浪条件下浮式风机气动-水动耦合特性数值模拟》论文,以及包棚举同学撰写的《基于高阶谱方法俘获水面航行船舶的广域尾迹》论文,经过严格评审,脱颖而出,荣获“第十届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CFD会议”优秀学生论文奖。
在第十届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CFD会议闭幕式上,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CFD会议执委会主席万德成教授,亲自给每一位获奖学生颁发了优秀学生论文奖励证书。
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CFD会议执委会主席万德成教授为何雨昕同学颁发获奖证书
.jpg)
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CFD会议执委会主席万德成教授为包棚举同学颁发获奖证书
.jpg)
优秀学生论文奖获得者合影留念
CMHL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何雨昕撰写的《不同风浪条件下浮式风机气动-水动耦合特性数值模拟》论文,基于FOWT-UALM-SJTU求解器开展了不同风浪条件下漂浮式风机气动-水动耦合数值模拟,探讨了入流风速、入流波高与波浪周期对浮式风机气动性能、平台运动响应、系泊张力的影响,为浮式风机的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何雨昕同学在海洋可再生能源分会场作报告
.jpg)
何雨昕同学获奖证书
CMHL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包棚举撰写的《斜浪条件下浮式风机气动-水动特性数值分析》论文,基于高阶谱方法的开源软件HOS-Ocean,以水面航行船舶为研究对象,考虑其等速直线运动,使用移动二维高斯压力分布函数进行简化,引入到自由表面动力学边界条件,实现了快速俘获由表面移动扰动引起的广域波面尾迹。然后针对不同傅汝德数(基于船长)对应的表面尾迹,结合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功率谱密度,分析尾迹显现的不同特征,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可为高效快速俘获水面航行船舶的广域尾迹提供参考。
包棚举同学在CFD方法与人工智能分会场作报告
包棚举同学获奖证书
何雨昕和包棚举两位硕士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得到了CMHL研究中心主任、导师万德成教授悉心指导,以及CMHL研究中心各位青年老师大力帮助和严格把关。此次两位同学获奖,不仅是对他们认真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CFD研究工作的认可和鼓励,也是对CMHL研究中心团队长期以来严谨治学、锐意进取的充分肯定。“行远自迩,笃行不怠”,两位同学表示,未来将在自己的研究领域继续努力,以更开放的思维探索前沿问题,以更严谨的态度打磨研究细节,始终保持上海交大CMHL研究中心"创新创智,求真求实"的科研传统和精神品格要求,在船舶与海洋工程CFD领域不断取得新成绩和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