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流体力学》第十三轮慕课(中国大学MOOC),将于2025年09月15日上午8点正式开课!课程免费,可以在线反复学习。
课程内容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 Navier-Stokes 方程为主线,串联整个船舶流体力学知识体系,注重流体力学基本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的系统讲解,使学生不仅对流体力学的理论体系有全面了解,也能认清流体力学新的发展方向。此外,课程结合工程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用流体力学的观点和方法,观察、思考和分析船舶与海洋工程复杂流动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流体力学》课程,经过十多年建设,已入选上海高校精品课程、上海市本科重点建设课程、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领航计划中的领航课程、上海交通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和精品课程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流体力学的理论体系,而且学会用流体力学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思考和分析船舶与海洋工程中遇到的各类流动现象,有效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由万德成教授编著的教材《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基础》正在出版当中,该教材已被列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海洋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第一批指定教材。
欢迎大家参与课程的学习并提出宝贵意见!
主讲人:万德成教授
主讲人简介:
课程主讲人万德成教授,目前担任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水动力学研究中心(CMHL)主任,国际海洋与极地工程师学会(ISOPE)主席,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会议(IWSH)执委会主席、国际船模拖曳水池会议(ITTC)顾问委员会委员、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CFD会议执委会主席、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人才攻关联合体技术总师等。主要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计算水动力学与流体力学CAE软件,极端海况与波浪载荷,波浪破碎与水气泡流动,船舶性能与水动力构型优化,水动气动一体化分析与漂浮式风机,流固耦合与立管涡激振动,分层流与水下航行器流动尾迹,湍流模拟与水动力噪声,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大模型与CFD结合技术等研究。在自由面精确捕捉、精细化流场模拟、动态重叠网格技术、无网格MPS方法、流固耦合数值求解方法、高性能计算与数值水池软件研发等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成果。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世界排名前2%科学家榜单,爱思唯尔发布的全球高被引中国学者,ScholarGPS发布的全球前0.05%顶尖学者榜单,中国知网发布的“高被引学者TOP1%”榜单。荣获“周培源水动力学奖”一等奖,国际海洋工程CH Kim学者奖、国际海洋与极地工程学会奖等。
万德成教授应邀在第十一届国际船海工程计算方法会议(MARINE 2025)做大会报告
.png)
万德成教授应邀在第21届工程与科学中的介观方法国际会议(ICMMES2025)做大会报告
.png)
万德成教授荣获JHD“2024年度优秀编委”奖
.png)
万德成教授荣获2024年度“周培源水动力学奖”一等奖
.png)
万德成教授当选国际海洋与极地工程学会(ISOPE)主席
.png)
万德成教授入选担任江苏省人才攻关联合体技术总师
万德成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流体力学》、《高等计算流体力学》等课程建设的负责人及主讲教师,从多年的研究工作中,洞察力学机理,课程内容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带给学生们不一样的收获认知,获得众多学者与学生的高度赞扬与喜爱,获得多项重要的教学成果奖。
万德成教授不仅专心科研,还注重悉心培养学生。在2025年,万德成教授获得上海交通大学TOP1%优异学士论文指导老师奖。他悉心指导本科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获评上海交通大学优异学士学位论文。这是2025年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唯一一篇本科生毕业论文获评上海交通大学优异学士学位论文,也是万德成教授继2024年指导本科生秦佳佳获得TOP 1%论文,连续第二年指导本科生获得TOP 1%论文。万德成教授至今已指导过5名本科生获得TOP 1%论文。
团队简介:
课程主创团队为上海交通大学船海计算水动力学研究中心团队(CMHL),成立于2006年。万德成教授是CMHL中心主任,带领团队成员在水动力学领域深耕多年,取得多项重要的原创性成果,在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水动力学领域界有重要的影响力和很高的知名度。
CMHL研究中心主要针对高端海洋装备设计数值化、精细化、智能化和系统综合的需求,瞄准学术前沿,始终致力于船海工程复杂流场先进计算方法研究,船海工程复杂流场CAE软件和计算平台研发,以及CAE软件在高新船舶、海洋装备、深海潜器、海洋能源和空间开发利用等船海工程复杂问题中的应用研究。
万德成教授高度重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2025年,在万德成教授的指导下,本科生章文彬获评上海交大优异学士学位论文(也称TOP1%);2025年7月,在万德成教授的推荐下,本科生章文彬与何雨昕前往澳门大学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参加暑期研习。
本科生章文彬获评上海交大优异学士学位论文(也称TOP1%)
.png)
本科生何雨昕和章文彬参加澳门大学第三届优秀大学生暑期研习营
CMHL团队本科生章文彬,以第一作者身份连续发表2篇高水平SCI期刊论文(Journal of Hydrodynamics;Physics of Fluids)和会议论文数篇,连续两年参加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获全国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上海市一等奖。此外,还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两项。
博士生范国庆在高雷诺数壁面湍流脉动压力方面的最新研究论文,在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旗下核心期刊、国际著名流体力学杂志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上正式发表,论文题目为“Scaling laws and space-time characteristics of wall pressure fluctuations in an axisymmetric boundary layer with varying pressure gradient”。
硕士生王贺贺和秦佳佳在导师万德成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以及CMHL研究中心各位青年老师帮助和严格把关下,荣获“第三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学生优秀论文奖”。
博士生邵聿明在导师万德成教授悉心指导下,与王建华副研究员一起共同撰写完成的论文《Numerical Study of Wave Break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urbulent Wind》,从众多以学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中脱颖而出,荣获“IWSH2025最佳学生论文奖(Best Student Paper Award)”。
在科研和学术交流方面,CMHL研究中心积极为学生搭建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的桥梁,在2025年CMHL研究中心组织召开了第八届CMHL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水动力学国际研讨会(The 8th CMHL Symposium),以及第七届中-德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IWSPH 2025)。在2025年,CMHL研究中心团队成员参加了第35届国际海洋与极地工程会议、第三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第13届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IWSH2025)等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其中参与现场学术会议交流的学生数量多达40多人。得益于此,学生们得以与国内外众多杰出学者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索学术领域的前沿议题,拓宽学术视野和专业认知。
CMHL研究中心组织召开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2025第八届CMHL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水动力学国际研讨会(The 8th CMHL Symposium)
.png)
.png)
CMHL研究中心组织召开2025第七届中-德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IWSPH 2025)
.png)
CMHL研究中心成员参加ISOPE 2025会议
.png)
CMHL研究中心成员参加第三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
.png)
CMHL研究中心成员参加IWSH 2025会议
万德成教授积极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在紧张的科研任务之余放松身心、增进了解,培养团队成员的责任感、使命感。
在万德成教授的鼓励、支持和引导下,CMHL团队在工作生活中互帮互助,同心合力,造就了和谐温馨的团队氛围,构筑了坚实的团队协作精神,创造了许多美好时光,形成了具有CMHL特色的团队文化。
CMHL研究中心团队2025年合影
.png)
.png)
.jpg)
CMHL研究中心成员2025新年晚会合影
如何参与课程学习

登录界面
.png)
注册界面
在首页搜索船舶流体力学,点击进入课程主页。在课程主页选择第13次开课,点击“立即参加”,选择认证学习模式或者免费学习模式,显示报名成功:
等课程 9月 15日发布后,即能参与课程学习
也可以在手机上,通过下面网址下载安装“中国大学 MOOC”,就可以直接 在手机上注册登录进行学习:
欢迎大家参与课程的学习并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