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科研动态
第七届中-德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 在上海交通大学成功召开
编辑:【admin】     加入时间:【2025-9-9】
       2025年9月1-2日,第七届中-德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The 7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hip Propulsion and Hydrodynamics, IWSPH 2025)在上海交通大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计算水动力学研究中心(CMHL)、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CSSRC)、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与汉堡工业大学流体动力学与船舶理论研究所(TUHH-FDS)联合主办。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汉堡工业大学、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中船集团第708研究所、法国BV船级社、上海海事大学的研究人员与青年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领域的前沿问题与发展趋势。本次会议9月1日第一天会议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船建木兰大楼举行,9月2日第二天会议在上海交大徐汇校区中院举行。










      在本次会议的开幕式上,上海交通大学CMHL研究中心主任万德成教授、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水动力学部主任王文涛研究员、汉堡工业大学Moustafa Abdel-Maksoud教授先后分别致辞,一致表示中-德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为双方提供了宝贵的面对面交流机会和高质量的合作平台,为双方的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学术报告开始前,万德成教授代表CMHL研究中心向Moustafa Abdel-Maksoud教授赠送了精心准备的礼物,表达对德方热情支持组织双边交流会与长期开展双方科研和人才培养合作的感谢;Moustafa Abdel-Maksoud教授也向CMHL研究中心及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的学者们回赠了具有德国特色的纪念礼物。这一互赠仪式不仅拉近了双方学者之间的距离,也展现了跨文化交流的魅力和重要性。

 






       本次研讨会共有16个精彩学术报告,报告内容涵盖船舶与海洋水动力学中的多个热点方向,包括:机器学习在船舶性能预报中的应用、船舰操纵与运动控制、多相流与空化流动、水声预报与涡动力学、水下航行器水动力与尾流特性、波浪载荷与流固耦合、高阶数值方法与高性能计算等。
        汉堡工业大学的Moustafa Abdel-Maksoud教授做了题为“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slipstream of a Voith-Schneider-Propeller in restricted water”的学术报告。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的韩阳研究员做了题为“Prediction of ship maneuvering motion in waves based on grey-box model”的报告。
        中船集团第708研究所的王金宝研究员做了题为“Delivered power prediction of container ships with high precision on the basis of machine learning”的报告。
       上海交大CMHL研究中心的赵伟文副研究员做了题为“Wall pressure fluctuations of an axisymmetric boundary layer under varying adverse pressure gradient”的报告。
        汉堡工业大学的Malwin Wermbter博士做了题为“An Approach to Estimate Vertical Center of Gravity, Draught andRAO from Ship Motions based on Prolate Spheroidal Wave Functions and Time-Series Filtering”的报告。
       上海交大CMHL研究中心的庄园博士做了题为“Numerical Simulation of Wide-area Wake based on High-Order Spectral Method”的报告。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的张培杰博士做了题为“Joint Research on restoring force and investigation into methods for predicting stability of damaged ships”的报告。
        汉堡工业大学的Lukas Altenbach做了题为“Development of an autonomous and cooperative modules for commanded ship assistance in ports using CFD calculations”的报告。
      汉堡工业大学的Johanna Serr博士做了题为“Comparing different neural network structures for data-driven sea state estimation”的报告。
      上海交大CMHL研究中心的曹留帅博士做了题为“Multiphysical Wake Characteristics of Underwater Vehicles in Stratified Fluids”的交流报告。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的博士生陈默做了题为“PIV flow field measurement of underwater vehicle in wind tunnel”的报告。
    汉堡工业大学的Robert Beckmann做了题为“Prediction of Hydroacoustic Emissions from Cavitating Tip and Hub Vortices using a Boundary Element Method”的报告。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的章东做了题为“Identification of damping moment and hydrodynamic added inertia of ship roll motion”的报告。
     汉堡工业大学的Raphael Bévand做了题为“Wake Alignment Approaches for a Boundary Element Method”的报告。
 
      上海交大CMHL研究中心的博士生邵聿明做了题为“Numerical Simulation of Wave Breaking Flows around a Wedge-Shaped Bow”的报告。
      上海交大的博士生郑自强做了题为“Course-keeping simulations of a ship in confined waterways based on integrated CFD method and control algorithm”的报告。
       在每位报告人汇报完毕之后,大家都会就共同关注的技术问题开展现场交流,报告厅内学术交流气氛活跃。此次交流不仅延续了双方深厚的友谊,更在学术上深入探讨了船舶水动力学前沿问题与工程应用挑战。来自中德两国的多家单位分享了各自在数值模拟、实验测量及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的创新方法与实践经验,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为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闭幕式上,万德成教授和Moustafa Abdel-Maksoud教授向报告人、保障会议顺利进行的相关老师和工作人员们表达了感谢,并赠送了纪念礼品。




































      第七届中-德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也称为第七届国际船舶推进及水动力研讨会(IWSPH)。该会议自2014年首次召开以来,每年都举行互访交流活动,2019年因疫情原因中断了几年,但随着2024年第六届中-德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在德国汉堡工业大学恢复召开,中-德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的双边学术交流又重新恢复到每年双方互访的交流。中-德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系列研讨会已成为中-德船舶水动力学领域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和品牌,为来自中国、德国的学者与企业专家提供了高水平交流平台。经过中-德双方商定,第八届中-德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将于2026年在德国汉堡召开。   

Copyright © 2006-2019 船海计算水动力学中心, CMHL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SiyuanLab. 思远工作室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