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团队动态
CMHL研究中心三位博士生黄扬、任振、何佳伟顺利通过博士论文预答辩
编辑:【admin】     加入时间:【2021-8-1】
         2021年7月31日,CMHL研究中心在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A1008会议室,召开了博士生黄扬、任振、何佳伟的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会。预答辩委员会由上海交通大学邹早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朱仁传教授、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盛英华研究员、上海海事大学吴华锋教授、中船集团第708研究所王金宝组成,邹早建教授为预答辩委员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助理研究员赵伟文老师为答辩秘书。CMHL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万德成教授出席了预答辩会,CMHL研究中心有关老师和研究生旁听了预答辩会。


       黄扬的博士论文题目为“浮式风场气动-水动-气弹性耦合响应数值研究”。论文围绕浮式风机耦合响应及浮式风场尾流相互作用问题,基于弹性致动线模型、等效梁模型、分段外推法和CFD方法,开发了浮式风机气动-水动-气弹性耦合响应求解器FEWF-SJTU,并针对求解器的气动力计算模块、水动力计算模块、结构响应计算模块以及耦合计算模块的可靠性进行了一系列的计算验证,然后,将求解器应用于风浪联合作用下浮式风机气动-水动-气弹性耦合响应数值模拟,开展了浮式风机耦合响应特性研究,分析了风剪切效应、入流风速、海况条件以及风力机控制系统对浮式风机耦合响应特性的影响。进一步地,对浮式风场中的复杂尾流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讨论了串列和错列两种布置形式下,入流风速、海况条件以及平台运动对浮式风机尾流相互干扰特性的影响,同时对阵列式布置多浮式风机之间的尾流相互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表明,研究表明,应用浮式风机耦合响应计算模型,能够有效模拟风力机气动响应、浮式平台水动力响应以及叶片结构变形之间的耦合作用,并且可以捕捉到浮式风场的复杂三维尾流特性。各位评委老师对他的博士论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论文的结构和内容布局、论文题目、摘要等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任振的博士论文题目为“限制水域船桨耦合复杂流场及水动力特性高效预报”。论文在研究团队自主开发的水动力学求解器naoe-FOAM-SJTU的基础上,根据多种螺旋桨体积力方法理论,开发了螺旋桨体积力程序模块,并采用重叠网格方法与虚拟网格技术实现了限制水域中船桨耦合自航操纵运动的高效数值模拟分析。为验证螺旋桨体积力程序的可靠性,文中分别对开阔水域和狭窄通道中的螺旋桨敞水特性以及低速域、浅水域、船舶近岸航行和船舶进出闸室工况船桨耦合下的螺旋桨水动力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还采用真实螺旋桨模型完成了限制水域中船桨耦合复杂粘性流场的精细化数值模拟,对比了体积力螺旋桨和实桨的计算结果,取得了准确可靠的数值模拟结果。在后处理中,采用三代4种涡识别方法对低速域、浅水域、近岸航行以及进出闸室工况下的船舶拖航、船桨耦合自航的复杂粘性流场进行了对比分析,深入分析了多种限制水域工况下船舶复杂粘性流场的机理机制。答辩委员们对任振博士论文进行了点评,针对论文创新点,表述,格式等不足之处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
 
       何佳伟的博士论文题目为“高雷诺数立柱式平台涡激运动的计算程序开发及其应用”。论文围绕着提高涡激运动问题在高雷诺数下的求解效率和精度,促进船舶海洋结构物中涡激运 动问题求解器的开发,验证和应用研究工作。开发了SST-PANS,SST-SAS以及SST-IDDES湍流模型。使求解器在求解高雷诺数流动分离问题时具有更好的精确性。并通过圆柱绕流等标准问题的考察验证了精度及可靠性;成功使用重叠网格方法与SST-IDDES湍流模型数值模拟在高雷诺数下立柱式平台的涡激运动,成功对不同长径比,不同质量比的平台涡激运动问题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求解器能够不仅有效模拟复杂几何形状的涡激运动模拟,而且可以处理旋转及大幅度六自由度运动下平台的相互作用,捕捉到复杂不同截面构型平台的三维流动特性。答辩委员对何佳伟的博士论文进行了点评,各位老师对对论文创新点的凝练也给出了具体的指导,针对文章的图片格式、创新点、理论侧重点等部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
 
        预答辩委员会各位老师对三位同学博士论文的高质量工作和创新工作给与了充分肯定,认为论文已达到和符合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同意送审。为了进一步提高博士论文质量,各位评委老师也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这对三位同学接下来对博士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非常有帮助,可以对论文精益求精,做到更好。
 
Copyright © 2006-2019 船海计算水动力学中心, CMHL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SiyuanLab. 思远工作室提供技术支持